四月和我

Gypsophlia
感悟
阅读量:6
四月和我

写于风云变化的四月

文章内容

四月初,沉默寡言时

我发现一件事,我越来越沉默寡言,但是我却也并不排斥或讨厌热闹。

想到大四的时候,和朋友在酒吧里,我喜欢听,他们让我多讲话,然后我开始微醺,声音变大,话也多了,心里不再一直想着,开始输出,唤醒自己。

后来也有朋友来北京,我们深夜饮酒,我们滔滔不绝,各抒己见,然后第二天一早我们各奔东西。

现在的我,想的事情越来越多,说的话越来越少,我也记不得多久没有喝过酒,只是现在和同伴们吃饭,我喜欢做个倾听者,但我又想输出点什么东西,好像自己有参与感,心中来回打结,语塞,又不知所云。

我朋友讲,这个阶段是人生很迷茫的一个阶段,我在这边躺在床上,他在那边看着月亮。未来是怎样的呢?

我mbti测出来的是enfp,外向感性,随心所欲,我喜欢这个。但实际上,我的p(随性)和j(计划)基本上各参一半,对于大事,我习惯未雨绸缪;对于小事,我选择随遇而安。但未来的事情,譬如工作婚姻,却都不是小事,且我并不乐于去参考多数人的人生轨迹,只是乐于了解,所以我想走属于自己的路。

这个过程是迷惑又矛盾的,我如何得知我的选择是最好的?我又如何克服自己的选择和普罗大众的差异?这其中有两种走向,其一是不断高攀,追求不止;其二是顺其自然,享受平淡。不得不说,我时常考虑的是前者,这基于我前20年的经历,源于我的不甘和贪婪,不甘碌碌无为,贪于财富和自由。

我时常在想是什么真正影响和控制人的情绪、想法和行为,于是,我短暂地得出一个结论,心绪和行为都是外界影响的产物,或大或小。比如,因为一个人特别生气,想着再也不要理他的时候,对方的一句道歉或让步就能让这些烟消云散。只是有些外界因素从小影响到大,烙下印记。

一眼尽头的生活我固然觉得枯燥,但逐渐又发觉折腾的越久越想安安稳稳,心思也逐渐趋于平静,挺好的。

四月末,内心丰盈中

充实,踏实,有所期待是我现在的感受。

对于我躁动不安的状态,有一个典型的特征,那就是浪费时间在很多无意义的事情上。我发现我在等电梯、上厕所的时候,总会无意识地就打开抖音开始刷,后面我卸载了抖音,后面的一周我感觉顿时宁静,因为我打开手机,竟一时不知道要看什么。但这么说,并不是否定抖音的功能,只是短视频已经让我生活节奏脱离我的控制,加上本来就漫无目的,于是我感到不安。

我明明确确知道有什么事情需要去做,但是我在拖延,我没有赋予它很棒的意义,更重要的是,我陷入其他的事情中去了。

因此,当解决掉这个让我陷入的事情,消除焦虑的根源后,豁然开朗。然后就继续计划着,像我前面说的,努力去做稳定的事情,积极追求想做的事情,赋予生活意义。可能不久的之后,我会再次详细地讲述这件事情。

上周末刚和一位两年未见的朋友见了面,他的心态亦如大学认识的那样,积极向上,并且再次让我学到了“意义”的含义。

我会继续积极地生活下去,去思考着,去探索着,去享受着,在路上就是我的意义。